首頁 抗衰老保健 少吃 7700 大卡減 1 公斤脂肪,為什麼我少吃還是瘦不下來?熱量赤字錯了嗎?

少吃 7700 大卡減 1 公斤脂肪,為什麼我少吃還是瘦不下來?熱量赤字錯了嗎?

by sunyikun0729
0 建議 96 閱覽次數

少吃 7700 大卡是怎麼算的

減重的人都聽過「減少 7700 大卡攝取就能減少 1 公斤脂肪」,這句話其實是從一項營養生化熱能轉換的研究中所推論而來。

我們知道一公克的醣類與蛋白質都能提供 4 大卡的熱量,而脂肪為 9 大卡。

所以一公斤的醣類與蛋白質都能提供 4000 大卡的熱量,而一公斤的脂肪為 9000 大卡。

那為什麼不是 7700 大卡?

因為身體的脂肪细胞含水,脂肪细胞內脂肪占 85%,水占比約為 13%,另外含有 2% 的蛋白質。

所以 1 公斤的脂肪细胞理論上提供 7730 大卡的熱量( 9000 X 85% + 4000 X 2% = 7730)。

因此才會說需要 7700 大卡的熱量赤字才能以體脂形式減少 1 公斤體重。

解決了第一個計算問題。

但是為什麼我少吃還瘦不下來?難道是熱量赤字錯了嗎?

熱量赤字錯了嗎?

按理論減重我只要製造熱量赤字(Calorie Deficit)就會成功。

所謂的熱量赤字也是一道數學問題,意即是你一天當中的每日攝取熱量少於你每日消耗熱量。

所以當你攝取的熱量少於你消耗的熱量時,會讓身體處於一種能量不平衡的狀態,

迫使你的身體從存儲的能源(通常是脂肪組織)或者是肌肉中提取能量(這裡指的是肝醣或肌肉間脂肪),回到穩定狀態。

但是因為攝取與消耗都需要計算,雖然都有許多工具或公式可用,但實際計算時誤差其實永遠無法避免,而且還蠻大的。

開始實作會遇到的誤差

誤差一、標示誤差

市面上目前多數你看得到的「有熱量標示」的食物,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問答集」規定: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之誤差允許範圍為標示值 80% ~ 120%;

熱量、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膽固醇、鈉、糖之誤差允許範圍為標示值小於等於標示值之 120%。

即使是相同食材,你今天煮的當餐熱量也不會剛好相同。

誤差二、計算誤差

熱量計算方式是在實驗室中,將食物丟進熱量計(Calorimetry)裡測出來的,這是「理論上」所含有的熱量;

蛋白質之熱量以每公克 4 大卡計算;脂肪之熱量以每公克 9 大卡計算;碳水化合物之熱量以每公克 4 大卡計算,

但碳水化合物項下標示膳食纖維者,其膳食纖維之熱量得以每公克 2 大卡計算。

問題是膳食纖維我們不是動物,纖維對於人類來說並不會產生熱量(腸道菌產生的熱量微乎其微)。

誤差三、吸收誤差

同樣的食物、不同的烹調方式、不同的進食順序也會大大影響身體吸收率

對絕大部分的食物來說,稍作烹調後可以讓我們吸收率大增(尤其是澱粉類食物。想想生地瓜、熟地瓜跟甘梅薯條的差別);

烹調手續益發繁複,我們從一樣的食物中吸收到的熱量會更加上升。

這也是為什麼薯條不會是等量的生馬鈴薯加上油、果醬也不等於新鮮水果加上糖。

也是我們提倡原型食物的原因。

重要的原因有:

  • 原型食物在料理的過程中,熱量會流失。
  • 原型食物的吸收率,會小於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的熱量有可能低估或高估,但原型食物的熱量基本上只會被系統性高估。

誤差四、飲食記錄誤差

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於寫飲食記錄超級排斥,覺得非常麻煩,於是就青青菜菜。

常見現象:

紀錄不確實以為自己吃比想像中少(或多)、低估食物的份量、忘了把零食飲料算進去。
寫回憶錄用猜的,概略地靠記憶描述自己的飲食(我都正常吃、我都吃很清淡)、卡路里計算誤差甚大。
名詞定義不同炒的跟蒸的熱量寫一樣;營養師說的話都聽一半。
自認爲每天一杯豆漿就覺得是高蛋白飲食。

誤差五、基因組的差異

同樣的食物,每個人的身體「看見」的熱量會不同

即使把所有已知因子列入計算,還有遺傳(全家都胖子?)、內分泌(易胖體質?)、神經系統(整天都緊張兮兮消耗比較多)等無法被客觀測量的因子在作祟

你吃進去的,不等於你身體消耗吸收的。

薛丁格的計算

因為公式「計算上並非精準」(A),加上食物消化吸收上有個體及營養素差異(B),所以熱量赤字「計算出來並非準確」。

計算上並非精準(A)- 食物消化吸收上有個體及營養素差異(B)= 100% 不準確。

測量的方式有待改進並非「熱量赤字準則不正確」。

測量的方式有待改進並非「熱量赤字準則不正確」。

測量的方式有待改進並非「熱量赤字準則不正確」。

保留熱量計算概念

近 10 年營養概念越來越好,也知道無法單靠熱量計算來減重;所以今後請丟掉熱量計算方法吧!保留熱量計算概念就好。

《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在西元 2000 年發表一篇「Stop counting calories」 與西元 2023 年的「Don’t count calories, but be aware of them」 裡面一段話提到一個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概念:

民眾雖不需要精確計算卡路里,但是要有卡路里的意識;

這並非表示卡路里並不重要,卡路里攝取數低於燃燒數仍會讓體重下降

重點放在食品品質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以達到健康的體重。

211餐盤飲食法

說到飲食大家也知道飲食很重要,今天要來介紹 211 餐盤飲食法;

「211餐盤飲食法」又稱哈佛飲食(Harvard Diet),這是由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營養專家和《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的編輯共同編製,是規劃健康平衡膳食(無論是用餐盤還是餐盒盛裝)的指南,是直覺易懂、好記好執行、不需計算食物熱量的均衡飲食方式。

因為連今年的國中會考題目裡面竟然出現了這個餐盤!

Screenshot

這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引用 211 餐盤飲食法的概念,在西元 2018 年設計了臺灣版「我的餐盤」,將每日飲食指南的概念重新繪製成餐盤圖像。

讓想要健康瘦身可以從飲食開始,每餐攝取蔬菜、全穀類、蛋白質的比例分別是2:1:1,只要抓對比例:

青菜和水果佔據餐盤的1/2,青菜比水果多。全穀類食物佔據餐盤的1/4,蛋白質佔據餐盤的1/4,即可配置完成!

一、選擇多元性的蔬菜。

不管是各色葉菜、菇類、海藻類、蘿蔔類、甜椒類等,藉以提供膳食纖維,提高飽足感。

二、優質蛋白質。

可以豆類、魚類、及海鮮類為主,其次才是雞蛋以及紅白肉,能維持身體肌肉量及新陳代謝機能。

並以原型食物為佳,減少加工製品。

三、要吃澱粉。

以糙米、五穀米、燕麥、蕎麥麵為先,而番薯、馬鈴薯、南瓜也是屬於維持身體運作好的澱粉,取代白米和白麵包等精緻澱粉的醣類攝取。

四、精選料理油。

植物油為首選,橄欖油、葵花油、花生油等都是好的選擇,減少反式脂肪存留體內。

或適量補充堅果類,裡面也有好的油脂可以維持健康。

五、大量補充水分。

一天至少 2000cc 的飲水量,盡量避免含糖飲料、牛奶(內含乳糖)、乳製品等,並以無糖咖啡、茶類為優先,減輕體內負擔,促進代謝。

這種做法可以確保吃到更多的青菜,甚至在沒吃水果的那一餐,可以直接把青菜量吃到飯量的兩倍。

蛋白質菜餐盤內的佔比也略高一些,有助於增肌減脂。

當然不要忘記,餐盤內以原型少加工的食物為主,而不是放炸雞塊、披薩這種高熱量的加工食品。

211餐盤會吃不飽嗎?

因為每個人都可以依照食量調整,只要維持比例即可。

胃口小的人吃半碗飯,就配一碗菜。胃口大的人,吃一碗飯就配兩碗菜、吃兩碗飯就四碗菜。

反過來說,四碗菜吃下去,還吃得下兩碗飯嗎?

這就是避免熱量過剩的簡單方式。

外食族替代方式—用拳頭與掌心計算

外食族沒有餐盤怎麼辦?

餐餐能做到用「拳頭」與「手掌」大小來估算食量,澱粉類為一個拳頭大小;蛋白質為一個手掌心大小; 蔬菜量至少兩個拳頭,兩種蔬菜。

男女有別,都以自己大小為基準,再透過每週結果調整。

簡單明瞭的說:

最準確的熱量計算工具其實就是自己的身體,成功的關鍵在如何使用身體來控制熱量攝取!

以每週量體重體脂得知真實的體重變化,進而適當的調整每日的飲食控制。

參考資料:
01.Wishnofsky M, 1958. Caloric equivalents of gained or lost weight. Am J Clin Nutr. 6(5):542–546.
02. Diana M Thomas, M Cristina Gonzalez, Andrea Z Pereira, Leanne M Redman, Steven B Heymsfield, 2014. Time to Correctly Predict the Amount of Weight Loss with Dieting. J Acad Nutr Diet. 114(6):857-861.
03. Kevin D Hall, Steven B Heymsfield, Joseph W Kemnitz, Samuel Klein, Dale A Schoeller, John R Speakman, 2012. Energy balance and its components: implications for body weight regulation. Am J Clin Nutr. 95(4):989-94.
04. A Bosy-Westpha, 2017. Regulation of energy balance-classical concepts and novel insights. Eur J Clin Nutr. 71(3):293.
05. Jyoti Dabas, S Shunmukha Priya, Akshay Alawani, Praveen Budhrani, 2024. What could be the reasons for not losing weight even after following a weight loss program? J Health Popul Nutr. 43(1):37.
06.Harvard Health/Stop counting calories.
07.Harvard Health/Don’t count calories, but be aware of them.
08.Healthy Eating Plate/健康飲食餐盤

延伸閱讀:

喜歡我寫的內容嗎?
請點選加入如新保健品專家ageLOC坤專區告訴我你的感想與評論 👇👇👇👇

想第一手接收產品快訊與科學新知嗎?
有搭配如新保健品問題想問嗎?
請點選加入如新保健品專家ageLOC坤專區做諮詢 👇👇👇👇

You may also like

本網站使用 cookie 來改善您的體驗。 我們假設您對此沒有意見,但如果您不想要的話,您可以選擇退出。 同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