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前言
每天吞的那顆維他命,飯後吃的益生菌,你知道你吃下的來源是什麼嗎?
因為幾年前的食安事件頻傳,大家愈重視食品安全的問題。
質疑保健食品中添加非天然或化學合成的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素的做法,擔憂對健康可能有不好的結果。
再加上某些廠商使用「天然」來推波助瀾,宣稱天然比較好合成的維生素比較差。
導致很多人開始覺得說保健食品「天然」的最好,我不完全否認這樣的概念。
但是都講天然的就一定好,這裡面就會有貓膩。
狀況一、「天然」不等於「高吸收率」
越接近原本生理上形式的營養素對於「身體吸收能力」越好這個是對的。
另外以 β 胡蘿蔔素(β-carotene)為例,透過合成的 β 胡蘿蔔素,其活性就比天然者佳。
天然維生素 E 光照下會自行分解不利身體吸收;
天然葉酸在遇光、遇熱或處於酸性環境中時,容易失去活性,因此常會在儲存、加工或消化過程中大量地流失。
除非廠商願意公佈原料商所提供的成分分析報告(Certificate of Analysis,CoA) 來證明其維生素的型式,才能判斷是否為真的天然。
狀況二、「天然」等於「不穩定」
既然講的是「天然」的原物料,就無法保證每一批原物料的品質都能維持一樣。
有看過釀酒或發酵?東西都加一模一樣,但是兩甕的味道也不會全同。
狀況三、「天然」不等於「全自然」
「天然」也只是原料上一開始的「天然」。
很多想像出來的恐怖是這樣的,以為人工合成是由化學物質 A + B 組成。
就好像魔法一樣,拿蝙蝠的翅膀加上毒蠍的尖刺丟到鍋子裡攪拌攪拌。
事實上的大部分的時候是這樣子的:濃縮萃取。
不過因為萃取再濃縮加工成為產品,這部分就會用到化學方法,也就是人為的方式。
那怎麼可能避掉人為的處理呢?這樣所有的產品都還能宣稱天然嗎?
而且都無法舉出這些(非天然)化學合成的營養素,有任何一項確實危害人體的案例或研究報告。
純「天然」可能吃進去的危害
原料一開始的天然,如果後面沒有人為加工的處理,後面顯然是一個災難。
因為如果沒有經過一連串的化學處理,伴隨吃下的汙染物、重金屬及細菌,可能超乎想像。
舉幾個例子來說:
多脂魚體內所含的 Omega3 脂肪酸萃取
魚油是深海魚類脂肪的萃取物,為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成分是對人體有益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縮寫 DHA) 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縮寫 EPA) ,即一般所謂的 Omega-3(ω-3 fatty acids)不飽和脂肪酸。
EPA 可以抗發炎,DHA 是影響我們的腦子跟神經血管營養的營養素。
而深海中的蝦、蟹、浮游生物先吃了含有 Omega3 的海藻、植物,這些鮭魚、鮪魚、鯖魚等再吃進蝦、蟹,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才逐漸在體內累積。
魚肝臟含的維生素 A 與 維生素 D 萃取
魚肝油則是從魚的肝臟中萃取出來,是脂溶性維生素,主要成分為維生素 A 及維生素 D 。
維生素 A 有助於維持正常視力,能改善乾眼症和夜盲症;維生素 D 能幫助鈣質的吸收和利用,有助於骨骼發育和預防骨質疏鬆症。
不過由於維生素A、D屬於脂溶性,攝取過多並不會自動排出體外,會累積在我們的肝臟。
牛肝臟維生素 B12 萃取
維生素 B12 又稱作鈷胺素(Cobalamin),屬於水溶性維他命,能與葉酸密切配合;維生素 B12 有助於紅血球的形成,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嚴重缺乏維生素 B12 會造成貧血。
維生素 B12 不存在於植物中,但魚、蛋、肉、肝中含量豐富。而人無法自行生合成,必須靠外界營養補充。
這些來源萃取出來的物質,沒有後來的人為加工或檢測重金屬殘留的含量,你吃的安心嗎?
所以需要經過一連串的化學處理,否則伴隨吃下的汙染物、重金屬及細菌,可能超乎想像。
透過加工之後,得到更純的物質。如:
葉黃素
以常見的葉黃素(Lutein)來說,大部分都出自金盞花萃取。
粗萃的雜質很多,僅能用於飼料,例如養雞,使蛋黃呈橘黃色,賣相更佳。
透過分離技術,取得酯化型葉黃素;然而酯化型的不易吸收,再透過皂化技術,轉為游離型的葉黃素。
有些廠商考量功效、品質及安定性,還會利用自身研發的專利技術,製成專利游離態的葉黃素。
還有跟玉米黃素(Zeaxanthin)一起銷售的配方,對於保護眼睛的效果更佳。
魚油
以魚油來說,有分 TG(Triglyceride)型;是萃取魚的皮下脂肪,稍微精煉去除雜質。這類魚油的 EPA + DHA 的濃度大約為 30 %,為自然存在的魚油,吸收度約為 50 %。
萃取出魚油後,再經過分子蒸餾酯化,將甘油分子用乙醇替換,分離出其中的雜質和環境毒素,這就會變成 EE(Ethyl Esters)型。EE 型魚油的 EPA + DHA 的濃度約 50 ~ 70 %,吸收度降為 20 ~ 30 %。
部分商家會將 EE 型魚油重新酯化成 rTG (reformed Triglyceride)型,進一步提升純度與吸收率。而 rTG 型魚油的 EPA + DHA 濃度約 70 ~ 90%,吸收度約為 50 ~ 70 %,價格最高,有可能為 TG 型的 2~ 3 倍價。
而魚油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氧化及腐敗,所以要避免氧化受潮,越新鮮、安定性越高越能保留營養價值,當保存環境的溫度、氧氣、光等因子條件正常,魚油越不容易酸敗或氧化。
以科學技術萃取降低風險
以科學技術萃取降低風險
以科學技術萃取降低風險
大部分的原料來源都來自於大自然界的產物,少部分的營養素由合成的方法取得,原因是吸收度與價格上的衡量。
不論天然與否,只要是來自於產/ 學界透過各項實驗、批次檢驗、及官方查驗登記後認可合格的營養素,皆可安心用於製造及食用。
在科學的觀點上,其實也無法定義什麼是「天然」。在保健食品的製造過程中,食品原料是從動物或植物萃取出來的營養素,在萃取、純化的過程中一定是需要使用一些物理或化學處理,所以儘管源頭是天然食物,但最後的成品卻可能已經遠遠偏離天然了。
更重要的是後面經過一連串萃取後,最後產品出廠前的檢驗是否合格最重要。
重點是安全
不買來路不明的產品
不買宣稱誇大的產品
不買沒有認證的產品
值得你放心的 6S 品質管控:
👇👇👇👇👇👇👇👇
如新如何生產優良的產品可以看這篇:
👇👇👇👇👇👇👇👇
成為會員自己買:
👇👇👇👇👇👇👇👇
參考資料:
01.明承權/先戒「石油製」維他命再說!:醫學博士告訴你,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機能營養品裡頭被隱藏的真相
02.杏輝藥品/許仲宜/天然的尚好? 從維生素談起
03.美的好朋友/維生素有90%都是石油做的?專家完整說明真相
04.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維他命,天然?
05.Vitabox@健康盒子/【2022年最新】天然還是化學好?維他命C挑選原則、推薦品牌一次了解
06.食力/田村忠司/日本專家看保健食品:原料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有效?
07.大研生醫/學怡君/天然就是高吸收率嗎?營養師帶你了解「天然維他命」的秘辛
08.食品藥物管理署/任意食用不明草本植物,保養不成反傷身
09.宇晟生醫/錯把 ”天然” 當成 “高吸收率” ? 營養品宣稱天然食物型態的陷阱?